万万没想到,家G级窃这年头GPU还能泄露密码了。被曝
主流6家公司的漏洞产品都中招,从英伟达英特尔AMD,用户到高通苹果ARM ,名被手机电脑都没跑。像素

并且不是卡A卡I卡高在处理AI、大数据任务的通苹时候泄露,而是都没躲过在处理图形任务渲染网页的时候。
新攻击方法称为像素窃取(pixel stealing),家G级窃由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研究团队提出。被曝

研究将出现在2024年的源码库漏洞第45届IEEE安全和隐私研讨会上,不过现在论文和代码都已经开源了。用户
压缩数据的名被锅研究人员开发的概念验证攻击称为GPU.zip。
方法是像素在恶意网站嵌入一个iframe标签,获取被嵌入网站的内容如用户名、密码的图像和其他敏感数据 。

通常来说 ,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会阻止这个行为。
但现代GPU几乎都用到的一个数据压缩方法却不受此限制 。服务器租用
这种压缩方法核显独显都会用 ,主要目的是节省显存带宽并提高性能 ,不需要应用程序的参与,所以也不受应用程序规则的限制 。
研究团队把不同GPU的压缩算法逆向工程出来后 ,就可以再把数据“解压”。

攻击思路很精彩,测量应用滤镜的渲染时间或缓存状态变化。
如果目标像素是白色,云计算滤镜结果不可压缩,渲染时间长;如果是黑色,则可压缩 ,渲染时间短。
通过时间差异判断目标像素的颜色,完成跨域获取像素最后可逐个获取所有像素 ,重构受害页面的完整信息 。
实验中 ,在AMD的Ryzen 7 4800U上花30分钟可以97%的精确度渲染目标像素。
Intel i7-8700上需要215分钟,精确度98.3%。建站模板
准是很准 ,还不怕系统噪声干扰,不过好在攻击需要的时间较长 。
英伟达、高通 :不归我们管要达成这个攻击,还需要浏览器满足三个条件。
允许跨源iframe加载cookies允许在iframe上渲染SVG滤镜将渲染任务交给GPU主流浏览器中满足全部条件比较危险的有Chrome和Edge ,Safari和Firefox免疫这种攻击 。
基于这点,英伟达和高通都表示没有计划做任何修补